《幼学琼林》卷一·岁时(五/七)
【原文】
夏至一阴生,是以天时渐短;
冬至一阳生,是以日晷guǐ初长。
冬至到而葭jiā灰飞,
立秋至而梧叶落。
上弦/谓月圆其半,系初八九;
下弦/谓月缺其半,系廿niàn二三。
月光都尽谓之晦,三十日之名;
月光复苏谓之朔,初一日之号;
月与日对/谓之望,十五日之称。
初一是死魄,
初二旁bàng死魄,
初三哉cái生明,十六始生魄。
翌日诘朝zhāo,皆言明日;
谷旦吉旦,悉是良辰。
【注释】
(1)夏至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阳历6月21日或22日。这一天,北半球白昼最长、黑夜最短,南半球则相反。
(2)冬至: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阳历12月22日前后。这一天,北半球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,南半球则相反。
(3)日晷:又称“日规”,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。这里指日影。
(4)葭灰:芦苇秆里白色薄膜烧成的灰。古人用葭灰置于十二律管中,放密室内,以占气候。某一节候到时,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,示该节候已到。
(5)立秋:二十四节气之一, 在阳历8月8日前后。这一天,意味着秋天的开始。
(6)上弦、下弦: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,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呈D形,称“上弦”。农历每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,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呈反D形,称"下弦"。
(7) 晦: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。汉代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晦,月尽也。”
(8) 朔:农历每月的第一天。汉代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朔,月一日始苏也。”
(9) 望:农历每月十五日,即月满之日。此时日在东方升起,月在西方落下,遥遥相望,故称望日。
(10) 死魄:古时称月亮有光的部分为明,无光部分为魄。初一月亮无光,故曰“死魄”。初一之后月明渐增,月魄渐减,故谓之死魄。“旁死魄”:农历初二的月相,“旁”,同“近”。
(11) 哉生明:农历初三时的月相。此时月亮开始有光。“哉”,同“才”。
(12)始生魄:月亮开始出现无光的部分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惟三月哉生魄。”孔传:“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。”
(13)翌日:明天;诘朝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