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注册
  •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关注:64 内容:680

    《幼学琼林》文事一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《幼学琼林》卷四·文事(一/三)

    【原文】

    多才之士,才储八斗;

    博学之儒,学富五车。

    三坟五典,乃三皇之书;

    八索九丘,是八泽九州之志。

    《书经》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,故曰《尚书》;

    《易经》乃姬周文王、周公所系,故曰《周易》。

    二戴曾删《礼记》,故曰《戴礼》;

    二毛曾注《诗经》,故曰《毛诗》。

    孔子作《春秋》,因获麟而绝笔,故曰《麟经》。

    荣于华衮,乃《春秋》一字之褒;

    严于斧钺(yuè),乃《春秋》一字之贬。

    缣缃①黄卷,总谓经书;

    雁帛鸾笺(jiān),通称简札。

    锦心绣口,李太白之文章;

    铁画银钩,王羲之之字法。

    雕虫小技,自谦文学之卑;

    倚马可待,羡人作文之速。

    称人近来进德,曰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”;

    羡人学业精通,曰“面壁九年,始有此神悟”。

    五凤楼手②,称文字之精奇;

    七步奇才,羡天才之敏捷。

    誉才高,曰今之班马;

    羡诗工,曰压倒元白。

    汉晁错多智,景帝号为智囊;

    王仁裕多诗,时人号为诗窖。

    骚客即是诗人,誉髦③乃称美士。

    自古诗称李杜,至今字仰钟王。

    白雪阳春,是难和难赓(gēng)之韵;

    青钱万选,乃屡试屡中之文。

    惊神泣鬼,皆言词赋之雄豪;

    遏云绕梁,原是歌音之嘹亮。

    涉猎不精,是多学之弊;

    伊唔佔毕,皆读书之声。

    连篇累牍,总说多文;

    寸楮尺素,通称简札。以物求文,谓之润笔之资;

    因文得钱,乃曰稽古之力。

    文章全美,曰文不加点;

    文章奇异,曰机杼一家。

    应试无文,谓之曳白④;

    书成绣梓,谓之杀青。

    袜线之才,自谦才短;

    记问之学,自愧学肤。

    裁诗曰推敲,旷学曰作辍。

    文章浮薄,何殊月露风云;

    典籍储藏,皆在兰台石室。

    秦始皇无道,焚书坑儒;

    唐太宗好文,开科取士。

    花样不同,乃谓文章之异;

    潦草塞责,不求辞语之精。

    邪说曰异端,又曰左道;

    读书曰肄业,又曰藏修。

    作文曰染翰操觚,从师曰执经问难。

    求作文,曰乞挥如椽笔;

    羡高文,曰才是大方家。

    竞尚佳章,曰洛阳纸贵;

    不嫌问难,曰明镜不疲。

    称人书架曰邺架,称人嗜学曰书淫。

    白居易生七月,便识“之无”二字;

    唐李贺才七岁,作《高轩过》一篇。

    开卷有益,宋太宗之要语;

    不学无术,汉霍光之为人。

    汉刘向校书于天禄,太乙燃藜;

    赵匡胤代位于后周,陶谷出诏。

    江淹梦笔生花,文思大进;

    扬雄梦吐白凤,词赋愈奇。

    李守素通姓氏之学,敬宗名为人物志;

    虞世南晰古今之理,太宗号为行秘书。

    茹古含今,皆言学博;

    咀英嚼华,总曰文新。

    文望尊隆,韩退之若泰山北斗;

    涵养纯粹,程明道⑤如良玉精金。

    李白才高,咳唾随风生珠玉;

    孙绰词丽,诗赋掷地作金声。

    【注释】

    ①缣缃:浅黄色细绢,古时用以书写。亦借指书册。

    ②凤楼手:宋杨大年《杨文公谈苑》载:“韩浦、韩自能为古文,自常轻浦,语人曰:‘吾兄为文,譬如绳缚草舍,庇风雨而已。予之文,能造五凤楼手。’浦闻其言,因人遗蜀笺,作诗与自曰:‘十样蛮笺出益州,寄来新自浣溪头。老兄得此全无用,助尔添修五凤楼。’”

    ③誉髦:《诗·大雅·思齐》:“古之人无斁,誉髦斯士。”誉髦斯士,谓选拔英杰之士。后因以“誉髦”指有名望的英杰之士。

    ④曳白:卷纸空白,只字未写。谓考试交白卷。

    ⑤程明道:名颢,字伯淳,人称明道先生。与弟程颐开创“洛学”,奠定了理学基础。

    2 筑基 中期
    读了增广会说话,读了幼学走天下。 [s-11]
    回复

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  • 任务
  • 偏好设置
  • 到底部
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